叮咚一声短信提示音,我赶紧掏出老年机,眯着眼睛看清号码——是社保局的。手有点抖,点开短信,一行数字跳出来:1343.72元。盯着屏幕看了足有半分钟,这串数字在眼前忽大忽小,像小时候第一次拿到工资条时的模样。
我是1970年生的,干自由职业整整15年。早年开过小饭馆,后来年纪大了腰受不了油烟熏,关了店赋闲在家。以前总觉得“社保”是单位给职工的福利,跟我这种自己当老板的没关系。直到前两年跟社区网格员聊天才知道,灵活就业也能交社保,缴满15年到了退休年龄就能领养老金。当时就慌了神——我都48了,再拖两年都50了,万一政策有变咋整?
咬咬牙选了最低档,每年交七八千。说是最低档,对我来说也不轻松。饭馆关了后主要靠给小区送点土特产赚点零用钱,赶上淡季一个月挣不到三千,交完社保剩不下几个子儿。有回儿子从外地回来,看我抽屉里攒着几张皱巴巴的缴费单,偷偷跟我说:“爸,要不我给你补点,换个高一档的?”我赶紧摇头:“使不得,你现在房贷车贷压力大,我这把老骨头能顾住自己就行。”
上个月去社保局办退休手续,在大厅里碰着好些跟我差不多的人。排我前边的是个开网约车的李哥,晒得黝黑的脸上挂着笑:“我交了20年,按最低档算的,每月1800。我跟老伴儿商量好了,她退休金比我高,我就负责买菜做饭,她管日常开销。”后边摆摊卖菜的张婶接话:“我交了15年,每月1200。前儿个跟老姐妹去超市,看排骨28块一斤,没舍得买,买了两把青菜回家下面条,倒也吃得香。”
窗口工作人员喊到我名字时,手心里全是汗。核对完资料,她指着电脑屏幕说:“基础养老金加个人账户养老金,合计1343.72,下个月15号到账。”走出门那会儿,天正下着毛毛雨,我没打车,慢慢往家走。路过菜市场,看见卖西红柿的摊主在吆喝“两块五一斤”,想起以前开饭馆时,每天得进百八十斤菜,现在连买两个西红柿都得算计着。
有人可能觉得这钱少,可我算过笔账。以前开饭馆时,最怕生病——去医院挂个号都要几十块,更别说打针吃药。现在有了养老金,上个月头疼去医院做了个体检,花了三百多,自己就扛下来了。还有水电燃气费,以前总想着“能省则省”,现在能痛痛快快交上,晚上开着小台灯看会儿电视,心里踏实。
前几天去公园遛弯,碰到楼下刘大爷。他没交社保,现在还在给人看大门,每月挣一千二。聊起来他直叹气:“年轻时候总觉得‘船到桥头自然直’,现在老了才知道,直的是桥,沉的是船。”这话听得我心里一紧——咱老百姓图个啥?不就图个老有所依,病有所医,不用老了还伸手跟孩子要钱。
我闺女总说:“爸,你当初多交点就好了,现在领得多。”可她不知道,我交的每一分钱都是从牙缝里抠出来的。灵活就业社保就像咱普通人的“养老存钱罐”,年轻时候往里头添砖加瓦,老了才能有点底气。有人选高档,有人选低档,没有对错,只有适不适合自己。
现在社区里常有人来问我:“大姐,灵活就业社保咋交?”我就把经验掏心窝子跟他们说:“甭管选啥档,先交够15年再说。钱多的时候多交点,钱少的时候就按最低档,千万别断。等你到了我这个岁数,就知道这每月一千多块钱,能买多少踏实。”
亲爱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?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!
658配资-配资炒股知识-正规的配资公司-专业网上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